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

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 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 枉语山中人,匄我涧侧石。 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 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 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 终朝岩洞间,歌鼓燕宾戚。 孰谓衡霍期,近在王侯宅。 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 逍遥功德下,不与事相摭。 乐我盛明朝,于焉傲今昔。

译文:

裴公啊,您是真的爱山,从清晨到傍晚一直都在看山。 可您还嫌只能用眼睛看山不够,遗憾不能亲自去山里游历一番。 您就跟山里人说些好话,向他们讨要山涧边的石头。 那些人应您的需求送来了石头,您回去时必定会用钱财酬谢他们。 这些石头在厅堂前刚摆好时,像列队一样整齐排列,又随着地势的高低错落,好像忽然自然分开。 这些石头有的形成洞穴,就好像是神仙用刀剜出来的;有的形成岩石,好似是上天特意划出来的。 您一整天都在这假山的岩洞间游玩,唱歌击鼓,宴请宾客和亲戚。 谁说一定要去衡山、霍山游玩呢,这如真山般的美景就近在王侯您的府邸中。 傅说当年修筑的土墙与之相比显得低矮了,姜太公在磻溪急切垂钓的地方也不如这里。 您在这功德庇佑下逍遥自在,不被世俗之事所干扰。 您在我们这兴盛的朝代里尽情欢乐,在这假山前足以傲视古今了。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