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簷。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 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景色显得格外开阔。我出门归来后,悠闲地倚靠在屋前的屋檐下。 晴朗天空中的云朵,就像是被人用力撕开的棉絮,零零散散地飘浮着;刚刚升起的新月,宛如一把打磨过的镰刀,散发着清冷的光芒。 看到田野间的景象,我偶然间涌起了对田园生活的兴致,而那身代表着官场身份的衣帽,我早就心生厌烦了。 我这一生啊,能有像你们这样可以携手同行、相互理解的朋友,实在是幸事。只是感叹时光匆匆,一年又快要过去了。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