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其末咸有见及语樊封以示愈依赋十四韵以献

梁维西南屏,山厉水刻屈。 禀生肖剿刚,难谐在民物。 荥公鼎轴老,烹斡力健倔。 帝咨女予往,牙纛前岔坲。 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 茫漫华黑间,指画变怳歘。 诚既富而美,章汇霍炳蔚。 日延讲大训,龟判错衮黻。 樊子坐宾署,演孔刮老佛。 金舂撼玉应,厥臭剧蕙郁。 遗我一言重,跽受惕斋栗。 辞悭义卓阔,呀豁疚掊掘。 如新去耵聍,雷霆逼飓𫗇。 缀此岂为训,俚言绍庄屈。

译文:

这首诗是韩愈写给山南郑相公和樊员外的,诗中使用了大量生僻的字词和典故,整体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以下是较为通顺的现代汉语翻译: 梁州是西南地区的屏障,这里山势险峻,水流曲折。此地生来就带着一种刚硬的气质,难以与民众和万物和谐相处。 荥公(郑相公)是朝廷的重要大臣,他执掌政务,能力刚健而顽强。皇帝嘱托他前往此地,他带着军旗威严前行。 他的威风中挟带着惠民的气息,像天地相互摩擦那样,影响着这片土地。在这广阔而混沌的黑白之间,他指挥谋划,局势变化迅速。 他的诚意既丰富又美好,文章汇集起来光彩照人。每天他都会延请大家讲解重大的道理,决策英明如同神龟占卜,像礼服上的花纹一样严谨而有章法。 樊子坐在宾客官署之中,宣扬孔子的学说,批判老子和佛教的思想。他的言论就像金钟撞击,玉磬相应,那气味比蕙草的香气还要浓郁。 他送给我一句话,意义十分重大,我恭敬地跪着接受,内心惶恐而敬畏。他的言辞虽然简洁,但意义却宏大开阔,让我感到自己的浅薄,好像被深深挖掘了内心的不足。 就像刚刚清除了耳中的耵聍,突然听到雷霆和飓风的声音。我写下这些哪里能当作典范呢,只是用通俗的话语来接续庄子和屈原的传统罢了。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