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曾江口示姪孙湘二首 一

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 三江灭无口,其谁识涯圻。 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 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 篙舟入其家,暝闻屋中唏。 问知岁常然,哀此为生微。 海风吹寒晴,波扬众星辉。 仰视北斗高,不知路所归。

译文:

天空阴云昏沉,江水湍急地奔流着,天际与江水茫茫一片,相互环绕。三条江流仿佛消失得连入海口都难以寻觅,又有谁能辨认出那水的边际呢?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一个江边的村子。村子里地势较高的人家,水都已经漫到了半扇门的位置。狗和鸡都纷纷跑到了屋顶上,不再能像平常一样在地上跑或者在空中飞。 我撑着小船进入到一户人家,天黑之后听到屋子里面传来阵阵抽泣声。询问之后才知道,年年都是这样发大水,我不禁为这些靠微薄生计度日的百姓感到哀伤。 寒风吹拂,天气放晴,海面波光粼粼,众多星辰的光辉倒映在波浪之上。我抬头仰望,北斗星高高挂在天空,却不知道自己该沿着哪条路回去。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