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孟郊

规模背时利,文字覰天巧。 人皆余酒肉,子独不得饱。 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 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 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煼。 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 弱拒喜张臂,猛拏闲缩爪。 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𫜪。

译文:

你写诗的格局和规范不迎合当下追名逐利的风气,文字追求自然精妙的境界。别人都有酒肉享受,唯独你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才到春天,你的思绪就已纷乱;刚入秋天,悲愁又来搅扰你的心。你吃早饭常常要拖到中午,夜晚诵读诗书一直到凌晨。 你虽然暂时有了些名声,但这名声就像膻腥之物,你的内心却始终如在煎熬。你怀着古道热肠,虽不断鞭策自己坚守,可终究难以拗过这世俗的道路。 面对软弱的对手,你喜欢张开双臂去抗拒;遇到凶猛的敌手,你却又闲置自己的利爪。看到有人跌倒,有谁肯去扶起?就算你对我生气嗔怪,我也还是要咬住真理不松口。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