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师服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 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余皆兀臲。 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棃。 祗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悬知渐莽卤。 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余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余。 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于书。 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傥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译文:

真羡慕你牙齿坚固又洁白,吃起大肉、硬饼来就像刀切割东西一样轻松利落。 而我如今牙齿松动豁落的太多了,剩下的十几颗也都摇摇晃晃不牢固。只能用勺子舀起软烂的饭,稳稳地送进嘴里,合起嘴巴慢慢软嚼,就像牛反刍一样。 妻儿怕我看到硬的食物会心生惆怅,盘子里都不放栗子和梨子这类较硬的水果。 我今年才四十五岁,往后日子可想而知身体会越来越不济。看到年轻美貌的女子都不敢亲近,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又哪里值得去计较呢。 回忆从前,姜太公刚开始入仕的时候,嘴里只剩两颗牙。虞翻十三岁时牙齿就掉得不少,他还为此在书中表达了自己的惋惜和遗憾。 男子汉只要性命还在,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谁又会去过分在意身体外表的变化呢。 如果有朝一日能够拿着粗大的钓绳到东海去钓鱼,到那时我就和你一起饱餐美味的鲸鱼肉片。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