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涂中见寄

相公罢论道,聿至活东人。 御史坐言事,作吏府中尘。 遂令河南治,今古无俦伦。 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 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 相公谓御史,劳子去自巡。 是时山水秋,光景何鲜新。 哀鸿鸣清耳,宿雾褰高旻。 遗我行旅诗,轩轩有风神。 譬如黄金盘,照耀荆璞真。 我来亦已幸,事贤友其仁。 持竿洛水侧,孤坐屡穷辰。 多才自劳苦,无用祗因循。 辞免期匪远,行行及山春。

译文:

宰相不再在朝堂参与治国的讨论,来到东方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御史因为直言进谏政事,被贬到幕府中,如微尘般不受重视。 于是使得河南地区得到治理,其政绩古往今来都无人能比。 天下日益富庶起来,道路上到处都是马蹄和车轮,十分拥挤。 在府衙西边三百里的地方,驿站像鱼鳞一样密密麻麻地排列着。 宰相告诉御史:“辛苦你亲自去巡查一番。” 当时正值山水秀美的秋天,景色是多么鲜明清新啊。 哀鸣的鸿雁声清晰地传入耳中,清晨的雾气渐渐消散,露出高远的天空。 你寄给我旅途所作的诗篇,诗中意境高远,充满了超凡的神韵。 就好像黄金制成的盘子,映衬得荆山璞玉更加真实闪耀。 我能来到这里也是十分幸运的,能够侍奉贤能之人,与仁义之士交友。 我拿着鱼竿在洛水岸边,孤独地坐着,常常就这样度过漫长的时光。 有才华的人总是自寻劳苦,而像我这样无用之人只能因循度日。 我推辞职务的日子应该不远了,很快就能在山间迎来春天。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