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侯参谋赴河中幕

忆昔初及第,各以少年称。 君颐始生须,我齿清如冰。 尔时心气壮,百事谓己能。 一别讵几何,忽如隔晨兴。 我齿豁可鄙,君颜老可憎。 相逢风尘中,相视迭嗟矜。 幸同学省官,末路再得朋。 东司绝教授,游宴以为恒。 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 雪迳抵樵叟,风廊折谈僧。 陆浑桃花间,有汤沸如烝。 三月崧少步,踯躅红千层。 洲沙厌晚坐,岭壁穷晨升。 沈冥不计日,为乐不可胜。 迁满一已异,乖离坐难凭。 行行事结束,人马何𫏋腾。 感激生胆勇,从军岂尝曾。 洸洸司徒公,天子爪与肱。 提师十万余,四海钦风棱。 河北兵未进,蔡州师新薨。 曷不请扫除,活彼黎与烝。 鄙夫诚怯弱,受恩媿徒弘。 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又欲面言事,上书求诏徴。 侵官固非是,妄作谴可惩。 惟当待责免,耕𣃁归沟塍。 今君得所附,势若脱鞲鹰。 檄笔无与让,幕谋职其膺。 收绩开史牒,翰飞逐溟鹏。 男儿贵立事,流景不可乘。 岁老阴沴作,云颓雪翻崩。 别袖拂洛水,征车转崤陵。 勤勤酒不进,勉勉恨已仍。 送君出门归,愁肠若牵绳。 默坐念语笑,痴如遇寒蝇。 策马谁可适,晤言谁为应。 席尘惜不扫,残尊对空凝。 信知后会时,日月屡环𫄠。 生期理行役,欢绪绝难承。 寄书惟在频,无恡简与缯。

译文:

回忆当年我们刚刚科举及第的时候,都以年少有成而被人称赞。那时你下巴才刚刚长出胡须,我牙齿洁白如同寒冰般清亮。 那个时候我们心气高昂,觉得什么事情自己都能够做到。这一别才过了多久啊,却好像已经隔了好长的时光,就像过了好多个早晨一样。如今我的牙齿稀疏豁口,模样十分可鄙,你的容颜衰老,也让人看了心生感慨。 我们在风尘中偶然相逢,彼此对视,都不禁连连叹息、怜悯对方。幸好我们后来都在尚书省任职,在人生的末路又能成为朋友。我在尚书省东部各司任职时没有教授的差事,常常以游玩宴饮为日常乐事。 秋天我们在茂密的树林下捕鱼,夜晚在明亮的灯火下博弈。沿着覆盖着雪的小路去拜访打柴的老翁,在有风声的走廊里与谈禅的僧人争辩。陆浑的桃花丛中,有温泉的水像沸水一样蒸腾。阳春三月我们在嵩山、少室山漫步,山躅花层层叠叠,一片嫣红。 我们在沙洲上坐至傍晚,厌烦了久坐;清晨沿着山岭峭壁一直攀登到最高处。沉浸在这样的游乐中都忘了日子,其中的快乐真是说也说不完。 任期满后情况就变了,分离之事让人难以预料。你此次出行的事情都已准备妥当,人马看起来十分矫健,意气风发。 你心怀感激,生出胆气和勇气,决定从军,这可是你以前未曾有过的打算啊。那威武的司徒公,是天子的得力臂膀。他率领着十万多军队,四海之内的人都钦佩他的威严。 如今河北的军队还未进发,蔡州的主帅刚刚去世。为何不请求去扫除那些叛乱势力,拯救那里的百姓呢?我这鄙陋之人实在是怯懦软弱,承受了很多恩情却惭愧自己没有什么作为。 我还想着脱下儒生的帽子,不顾生死冲锋在前。又想当面去跟朝廷谈论政事,上书请求皇帝征召我。但超越职权本来就不合适,贸然行事可能会受到责罚。我只能等着被免去官职,然后回去耕田种地。 如今你找到了可以依附的良主,就像挣脱了臂套的雄鹰,展翅高飞。撰写檄文的事情你不要谦让,幕府中的谋略之职你要勇于承担。希望你能立下功绩,载入史册,像大鹏一样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男子汉贵在能建功立业,时光匆匆不可挽留。岁暮之际,阴寒之气发作,乌云低垂,大雪纷纷扬扬。你挥动衣袖告别洛水,征车转向崤陵而去。 我殷勤劝酒,你却无心饮酒,我们都勉力振作,但离别的遗憾却愈发浓重。送你出门后我回到家中,愁肠就像被绳子牵扯着一样难受。 我默默地坐着,回想着我们曾经的欢声笑语,就像一只被寒冷困住的苍蝇,痴傻呆愣。我策马出行却不知该去哪里,想与人交谈却无人回应。我连坐席上的灰尘都舍不得清扫,看着残剩的酒杯,呆呆地出神。 我深知我们下次相聚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日月轮回,时光漫长。你此去要处理军中事务,欢乐的时光肯定很难再有。希望你多多给我寄信,不要吝惜纸张和书信。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