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行和张十一

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廻。 车载牲牢瓮舁酒,并召宾客延邹枚。 腰金首翠光照耀,丝竹迥发清以哀。 青天白日花草丽,玉斝屡举倾金罍。 张君名声座所属,起舞先醉长松摧。 宿酲未解旧痁作,深室静卧闻风雷。 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揜何漼漼。 念昔从君渡湘水,大帆夜划穷高桅。 阳山鸟路出临武,驿马拒地驱频𬯎。 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诏从天来。 伾文未揃崖州炽,虽得赦宥恒愁猜。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眼中了了见乡国,知有归日眉方开。 今君纵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难哉。 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 头轻目朗肌骨健,古劒新㔉磨尘埃。 殃消祸散百福并,从此直至耉与鲐。 嵩山东头伊洛岸,胜事不假须穿栽。 君当先行我待满,沮溺可继穷年推。

译文:

回忆往昔,正当夹钟之月(农历二月),节气转换,律管里的葭灰开始飞动的时候,上级官员完成典礼,各地长官纷纷返回。 一辆辆车子载着祭祀用的牲畜,大瓮大瓮地抬着美酒,主人还把像邹阳、枚乘那样的宾客都邀请来。宾客们腰佩金饰,头戴翠玉,光彩照耀,音乐声悠悠响起,音调清澈而又哀伤。 在青天白日之下,花草显得格外艳丽,人们频频举起玉杯,将金壶里的美酒一饮而尽。张君名声在外,是大家瞩目的人物,他起身起舞,率先醉倒,就像一棵高大的松树轰然倒下。 他隔夜的酒意还未消散,旧日的疟疾又发作了,只能在深室内静静地躺着,听着外面如雷的声响。他自己都觉得可能会在这春天里丧命,屈指计算着日子,可怜家中年幼的孩子。 他那悲切的言辞和痛苦的感慨传入我耳中,我泪水止不住地流,湿了一大片。 回想从前我跟随着你渡过湘水,夜晚大帆急驶,船桅都快到了最高的限度。前往阳山的路如鸟道一般艰险,要经过临武,驿马在地上挣扎着,还多次摔倒。一路上,我们不顾被蛇咬、中蛊毒的危险,只求一死,忽然间,朝廷的赦免诏书从天而降。 那时王伾、王叔文等人的势力还未完全清除,崖州的局势依然严峻,虽然得到了赦免,却还是常常心怀忧虑和猜疑。 近来王伾、王叔文、韦执谊这三个奸臣都已垮台,他们的党羽也被一网打尽,就像把黄能(传说中的怪物)投入无底的深渊。 我现在清清楚楚地看到故乡的方向,知道有回去的日子,眉头才舒展开来。 如今你纵然被任命到天涯海角去任职,扔掉官府文书北归又有什么难的呢? 没有来由的忧患,不用吃药也会有好转的欢喜,做一件善事就足以消除千灾百难。 你现在头脑轻松、目光明朗、肌骨强健,就像一把古剑刚刚从土里挖出来,磨去了上面的尘埃。 灾殃消散,百福都会降临,从此你可以一直活到高龄。 在嵩山东头、伊水洛水岸边,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不用刻意去营造。 你应当先回去,我等任期结束,就像长沮、桀溺那样隐居,终此一生。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