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士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 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 东都渐弥漫,派别百川导。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 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 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 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敷柔肆纡余,奋猛卷海潦。 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 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孟轲分邪正,眸子看瞭眊。 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 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 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 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慠。 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 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 况承归与张,二公迭嗟悼。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 胡为久无成,使以归期告。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 彼微水中荇,尚烦左右芼。 鲁侯国至小,庙鼎犹纳郜。 幸当择珉玉,宁有弃珪瑁。 悠悠我之思,扰扰风中纛。 上言媿无路,日夜惟心祷。 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 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 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 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

译文:

《诗经》有三百篇,辞章雅正华丽,义理如同训诰一般。它经过了圣人的编订,后人哪里敢随便加以议论。 五言诗起源于汉代,苏武和李陵最早有了代表性的五言诗作。到了东汉,五言诗逐渐流行开来,就像众多支流汇入百川一样发展。 建安时期有七位杰出的诗人,他们卓异不凡,改变了当时的诗风。此后诗歌发展曲折延续到晋宋时期,诗的气象却日渐衰落。 这期间有鲍照和谢灵运等人,他们的诗作风格最为清峻深奥。而齐梁以及陈隋时期的众多作品,就如同蝉鸣一样嘈杂无章。这些作品只是在描写春天景色、采摘花卉等方面做文章,一味沿袭前人,有抄袭之嫌。 我大唐盛世文章繁荣,陈子昂率先开创了高古的诗风。接着李白和杜甫崛起,他们的才华超群,如同万物在他们的笔下都被震撼。后来又有许多诗人相继涌现,也都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有个命运困厄的孟郊,他天赋极高、性格刚直。他深入观察古今之事,追求物象之外的幽远意趣。他的诗句刚劲有力,如横空出世,用词妥帖又能排除险怪。他的诗有时写得温柔舒缓、委婉曲折,有时又像大海波涛般气势汹涌。他的才华如同天然的美景,写诗敏捷得如同回声回应。 他为人行事遵循规矩,甘愿忍受屈辱,以讨好权贵为耻。他能像孟子那样分清邪正,从眼神就能看出人的善恶。他的人品纯粹而清高,可以平息浮躁之风。 他只是个寒酸的溧阳尉,年近五十,也算上年纪了。他勤勉地操持生活所需,长久地承受着辛苦。可世俗之人有谁了解他呢,还对他指指点点、嘲笑傲慢。 当今圣皇在寻求隐逸的贤才,杰出之士一天天得到任用。朝廷中有贤明的宰相,对待人才就像上天覆盖大地一样公平。况且还有归登和张籍两位先生,他们多次为孟郊叹息。如果能像在高空助力吹气,把孟郊举荐出去,就像强箭射穿鲁缟那样容易。 为什么他长久没有成就,还说要回家呢?寒霜吹落了美丽的菊花,重阳节快到了。想到他即将离去,我看到这些景象更加眷恋不舍。那微小的水中荇菜,尚且需要左右之人去挑选。鲁国虽是个小国,宗庙的鼎还能接纳郜国的大鼎。如今正应该挑选美玉,怎么能舍弃珪瑁这样的珍宝呢? 我心中思绪悠悠,就像风中的大旗纷乱不已。我想向朝廷进言却没有途径,只能日夜在心里祈祷。鹤的翎羽不是天生就有的,是经过孵化才变化而成的。开通水路并非难事,一小片土地也容易漕运。喜欢贤才却不赶紧行动,错过时机只会徒然懊悔。等到人快饿死了再准备山珍海味,不如早点送上一箪食物。我这首小诗请您不要见笑,希望您和乐平易的美德能得到神明的佑助。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