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亭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 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 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 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 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 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 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 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 长绠汲沧浪,幽蹊下坎坷。 波涛夜俯听,云树朝对卧。 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 人生诚无几,事往悲岂奈。 萧条緜岁时,契阔继庸懦。 胜事谁复论,丑声日已播。 中丞黜凶邪,天子闵穷饿。 君侯至之初,闾里自相贺。 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 为余扫尘阶,命乐醉众座。 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 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涴。

译文:

那座红色的亭子紧靠着湘江,蒸水在它的左边汇入湘江。 站在亭子上俯瞰,视野极为空阔辽远,江水碧绿纯净得让人不忍往里面吐唾沫。 回想当初修建这座亭子的时候,郡中的长官是辅佐君王的贤才。 他砍伐树林,迁走神祠,还拿出自己家中钱财购置土地。 亭子的梁栋宏伟可爱,整体结构华丽却不过分张扬。 那位贤能的长官飞黄腾达离去之后,这座亭子便逐渐衰败倾颓。 老郎(此处可能指与韩愈同游的人)来得这么晚,许久之后才高声唱和。 在亭边种满了兰花,还栽了上万竿翠竹。 用长长的绳索从江中汲水,幽静的小路下是高低不平的地势。 夜晚俯身倾听亭下的波涛声,清晨对着亭外的云树静卧。 起初好像忘却了官场的情感,最终在郡中的政绩考核中名列前茅。 人生实在短暂,往事已去,即便悲伤又能怎样呢。 亭子长久以来一片萧条,经历了漫长岁月,继任的人庸庸懦懦。 这亭子的美好之事谁还会再提起,而不好的名声却一天天传播开来。 中丞罢黜了凶恶邪恶之人,天子怜悯穷困饥饿的百姓。 您来到这里之初,乡里的百姓都相互庆贺。 您让久留此地的人享受闲适旷达的生活,劝导慵懒怠惰的人勤劳刻苦。 您为我清扫布满灰尘的台阶,安排音乐让大家在座位上尽情沉醉。 在这深秋时节感慨昼夜平分,怜惜那弯弯的新月。 我希望把这些事刻在岩石上,不要让它被灰尘弄脏。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