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彭城

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 𬣙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 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昨者到京城,屡陪高车驰。 周行多俊异,议论无瑕疵。 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 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𪩘。 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 连日或不语,终朝见相欺。 乘闲輙骑马,茫茫诣空陂。 遇酒即酩酊,君知我为谁。

译文:

天下又一次燃起了战火,太平盛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那些制定宏大谋略的人到底是谁呀,恐怕他们的举措并不恰当吧。 前年关中地区遭遇旱灾,村落里很多人因为饥饿而死去。去年东郡又发了大水,百姓们都成了漂浮在水上的尸体。上天不会无缘无故地做出回应,福与祸都是有其缘由的。 我想献上自己的简短计策,可却没有途径能够到达皇宫的台阶前。我愿意剖开肝脏当作纸张,沥出鲜血来书写言辞。向上要陈述尧舜那样的圣明之道,向下要援引龙、夔那样的贤臣事迹。我的言辞大多饱含着激愤感慨之情,文字没有过多华丽的修饰。自己读一遍都觉得奇怪,再琢磨琢磨更是充满了疑虑。就像吃芹菜虽然觉得美味,但把它献给君王实在是愚蠢之举。我的想法就像被密封在骨髓里一样,只能空怀着一番奇特的想法而烦闷不已。 前些日子我到了京城,多次陪着达官贵人乘车出游。朝廷里有很多杰出优秀的人才,他们的议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他们对待我也算有特别的礼节,但却没能真正了解我的内心。有些话到了嘴边也不敢说出来,只能慢慢等待合适的时机。 从京城回来,身处战乱之中,我惊恐地四处张望,就像一只失去自由的雌鸟。连着好几天都不想说话,整天都感觉被人欺瞒。一有空闲就骑马出去,茫然地前往空旷的山坡。遇到酒就喝得酩酊大醉,你知道我这样是为什么吗?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