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行河堤上

暮行河堤上,四顾不见人。 衰草际黄云,感叹愁我神。 夜归孤舟卧,展转空及晨。 谋计竟何就,嗟嗟世与身。

译文:

傍晚时分,我独自在河堤上漫步。向四周望去,看不到一个人影。衰败的野草与天边枯黄的云朵相接,一片萧索的景象。这景象让我不禁心生感慨,愁绪填满了我的心神。 夜晚回到孤舟上躺下,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就这样一直熬到了清晨。可我谋划的事情究竟有哪一件做成了呢?我不禁叹息,既为这世道,也为我自己的处境。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