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韩愈 秋怀诗十一首 三 秋怀诗十一首 三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韩愈 彼时何卒卒,我志何曼曼。 犀首空好饮,廉颇尚能饭。 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劝。 归还阅书史,文字浩千万。 陈迹竟谁寻,贱嗜非贵献。 丈夫意有在,女子乃多怨。 译文: 当初的时光过得多么匆匆忙忙啊,可我的志向却那么遥远难以实现。 就像犀首那样的人,空有好酒的习性却没干出什么大事;而廉颇虽然年老,却依然能有吃饭的好胃口,还想着为国效力。 学堂里每天都没什么事,我便驱马出去,想做些符合自己心意的事。 可一走出家门,面前是茫茫无尽的道路,想要前行却只能自我勉励。 回到家中,我翻阅书史,书中的文字浩如烟海。 那些过去的事迹究竟有谁去探寻呢?我所喜爱的是这些看似平凡的知识,而非去献媚权贵以求富贵。 大丈夫心中有自己的抱负和追求,而那些女子却常常有诸多的哀怨。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