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诗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欲休谅不能,粗叙所经觏。 尝升崇丘望,戢戢见相凑。 晴明出棱角,缕脉碎分绣。 蒸岚相澒洞,表里忽通透。 无风自飘簸,融液煦柔茂。 横云时平凝,点点露数岫。 天空浮修眉,浓绿画新就。 孤撑有巉绝,海浴褰鹏噣。 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 岩峦虽嵂崒,软弱类含酎。 夏炎百木盛,荫郁增埋覆。 神灵日歊歔,云气争结构。 秋霜喜刻轹,磔卓立癯瘦。 参差相叠重,刚耿陵宇宙。 冬行虽幽墨,冰雪工琢镂。 新曦照危峨,亿丈恒高袤。 明昏无停态,顷刻异状候。 西南雄太白,突起莫间簉。 藩都配德运,分宅占丁戊。 逍遥越坤位,诋讦陷干窦。 空虚寒兢兢,风气较搜漱。 朱维方烧日,阴霰纵腾糅。 昆明大池北,去觌偶晴昼。 緜联穷俯视,倒侧困清沤。 微澜动水面,踊跃躁猱狖。 惊呼惜破碎,仰喜呀不仆。 前寻径杜墅,岔蔽毕原陋。 崎岖上轩昂,始得观览富。 行行将遂穷,岭陆烦互走。 勃然思坼裂,拥掩难恕宥。 巨灵与夸蛾,远贾期必售。 还疑造物意,固护蓄精祐。 力虽能排斡,雷电怯呵诟。 攀缘脱手足,蹭蹬抵积甃。 茫如试矫首,堛塞生怐愗。 威容丧萧爽,近新迷远旧。 拘官计日月,欲进不可又。 因缘窥其湫,凝湛閟阴嘼。 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 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 争衔弯环飞,投弃急哺鷇。 旋归道回睨,达枿壮复奏。 吁嗟信奇怪,峙质能化贸。 前年遭谴谪,探历得邂逅。 初从蓝田入,顾盻劳颈脰。 时天晦大雪,泪目苦蒙瞀。 峻涂拖长冰,直上若悬溜。 褰衣步推马,颠蹶退且复。 苍黄忘遐睎,所瞩才左右。 杉篁咤蒲苏,杲耀攒介胄。 专心忆平道,脱险逾避臭。 昨来逢清霁,宿愿忻始副。 峥嵘跻冢顶,倏闪杂鼯鼬。 前低划开阔,烂漫堆众皱。 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鬬。 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 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辐凑。 或翩若船游,或决若马骤。 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 或乱若抽笋,或嵲若注灸。 或错若绘画,或缭若篆籀。 或罗若星离,或蓊若云逗。 或浮若波涛,或碎若锄耨。 或如贲育伦,赌胜勇前购。 先强势已出,后钝嗔䛠譳。 或如帝王尊,丛集朝贱幼。 虽亲不亵狎,虽远不悖谬。 或如临食案,肴核纷饤饾。 又如游九原,坟墓包椁柩。 或累若盆甖,或揭若㽅豆。 或覆若曝鼈,或颓若寝兽。 或蜿若藏龙,或翼若搏鹫。 或齐若友朋,或随若先后。 或迸若流落,或顾若宿留。 或戾若仇讐,或密若婚媾。 或俨若峩冠,或翻若舞袖。 或屹若战阵,或围若搜狩。 或靡然东注,或偃然北首。 或如火熺焰,或若气饙馏。 或行而不辍,或遗而不收。 或斜而不倚,或弛而不彀。 或赤若秃鬝,或熏若柴槱。 或如龟拆兆,或若卦分繇。 或前横若剥,或后断若姤。 延延离又属,夬夬叛还遘。 喁喁鱼闯萍,落落月经宿。 訚訚树墙垣,𪩘𪩘驾库厩。 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 敷敷花披萼,闟闟屋摧霤。 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狃。 超超出犹奔,蠢蠢骇不懋。 大哉立天地,经纪肖营腠。 厥初孰开张,僶俯谁劝侑。 创兹朴而巧,戮力忍劳疚。 得非施斧斤,无乃假诅咒。 鸿荒竟无传,功大莫酬僦。 尝闻于祠官,芬苾降歆嗅。 斐然作歌诗,惟用赞报酭。

译文:

我听说在京城的南面,这里是群山聚集的地方。山脉东西两端一直延伸到大海,山峦的大小和细节实在难以全部探究清楚。那些《山经》和《地志》等书籍,记载得模糊不清,并非是可靠的传授。我试着用言辞来概括描述,但一提起来就会遗漏很多内容。想要停止描述,可实在做不到,只好粗略地叙述我所见到的景象。 我曾经登上高山眺望,只见群山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在晴朗的日子里,山峦的棱角清晰可见,山脉的脉络像细碎的刺绣一样分布着。山间的雾气蒸腾,相互弥漫交融,山的内外忽然变得通透起来。即便没有风,山峦也好像在轻轻摇晃,仿佛是被温暖的阳光融化变得柔和茂盛。横云有时平静地凝结着,点点山峰从云中露了出来。天空中飘浮着的云朵像修长的眉毛,那浓浓的绿色就像是刚刚画好的一样。有孤峰高耸险峻,就像在海中沐浴的大鹏鸟张开了嘴。春天的阳光照在潮湿的地方,山峦焕发出清新秀丽的气息。虽然山峰高耸险峻,但却又好像蕴含着一种柔弱的美感,如同含着醇酒。 夏天炎热,各种树木生长得十分茂盛,浓郁的树荫把山峦都遮盖得更加严实了。神灵仿佛在炎热中叹息,云气也在山间争相变幻成各种形状。秋天的霜喜欢雕琢山峦,让它们变得瘦骨嶙峋、卓然挺立。山峰参差不齐地相互重叠,刚直耿介的气势仿佛要凌驾于宇宙之上。冬天行走在山间,虽然昏暗幽静,但冰雪却把山峦雕琢得十分精致。初升的阳光照耀着高耸的山峰,山峰高达万丈。山峦的明暗没有固定的状态,顷刻间就会变换不同的景象。 西南方向的太白峰最为雄伟,它高高突起,周围没有能与之相比的山峰。它和都城相配,代表着祥瑞的气运,占据着西南的方位。它超越了坤位的界限,好像在抨击着干位的门户。山顶的空气寒冷得让人胆战心惊,山风猛烈地吹刮着。当太阳如火般炽热的时候,山间却还会有阴冷的霰雪肆意飞舞。 在昆明大池的北面,我偶然在晴朗的白天去观赏群山。连绵的山峦一眼望不到尽头,从高处俯瞰,山峦倒映在水中,像水中的泡泡一样。水面上泛起微微的波澜,就像活泼的猴子在跳跃。我惊呼着可惜山峦的倒影被打破了,又仰头欣喜地看着山峦没有崩塌。 我向前探寻经过杜墅,那里的岔路和遮蔽物让毕原显得很简陋。山路崎岖,好不容易登上高处,才得以看到丰富的美景。我继续前行,眼看就要走到尽头,山岭和陆地交错,让人感到十分烦闷。我突然涌起一种想要把山峦撕裂的冲动,对山峦的相互遮挡实在难以原谅。我幻想巨灵神和夸蛾氏这样的大力神能从远方赶来,一定能把山峦移开。我还怀疑这是造物主的意思,他要保护这里,积蓄着神秘的力量。即便有力气能推动山峦,但也害怕雷电的呵斥。我攀爬山峦时手脚都差点脱落,一路跌跌撞撞,最后只能靠在堆积的砖瓦上。我茫然地抬头张望,眼前的景象就像被堵塞了一样,让人头脑昏沉。山峦那萧爽的威容消失了,新看到的景象让我迷失了对远方旧景的记忆。 我因为被官职所束缚,只能计算着时间,想要继续前进却又不能。机缘巧合下我窥探到了山间的深潭,潭水清澈平静,仿佛隐藏着神秘的怪物。潭中的鱼虾可以俯身拾取,而神物谁敢去侵犯呢?树林里有落叶正要掉落,鸟儿惊飞起来想要挽救它。鸟儿们争着衔着落叶,弯弯曲曲地飞来飞去,然后急忙把落叶丢弃去哺育幼鸟。我转身往回走,回头望去,高大的树木又展现出它的壮美。唉,这景象真是神奇啊,山峦的形态竟然能如此变幻莫测。 前年我遭到贬谪,在游历中偶然来到这里。起初从蓝田进入山区,我左顾右盼,累得脖子都酸了。当时天空昏暗,下着大雪,我的眼睛被雪蒙住,痛苦不堪。险峻的道路上拖着长长的冰,往上走就像攀爬悬挂着的水流一样。我提起衣服,推着马艰难前行,一路上跌跌撞撞,走走退退。慌乱中我忘记了眺望远方,所能看到的只有身边的景象。杉树和竹子在雪中像蒲苏草一样,闪烁的雪光就像士兵的盔甲。我一心只想着走上平坦的道路,脱离险境就像避开臭味一样急切。 昨天遇到晴朗的天气,我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登上了山顶,山间突然闪过鼯鼠和鼬鼠的身影。前方地势低下,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山峦像堆积的褶皱一样烂漫多姿。有的山峦相连,好像在相互跟随;有的山峦紧凑在一起,好像在相互争斗;有的山峦低伏着,好像在安静地休息;有的山峦高耸着,好像受惊的野鸡在鸣叫;有的山峦分散开来,好像瓦片瓦解;有的山峦汇聚在一起,好像车辐集中到车毂;有的山峦像船一样轻盈地游动;有的山峦像马一样奔腾疾驰;有的山峦背对背,好像相互厌恶;有的山峦面对面,好像相互帮助;有的山峦杂乱无章,好像抽出的竹笋;有的山峦高耸险峻,好像燃烧的艾灸;有的山峦错落有致,好像精美的绘画;有的山峦盘绕曲折,好像篆书和籀文;有的山峦像星星一样分散排列;有的山峦像云朵一样聚集停留;有的山峦像波涛一样起伏;有的山峦像被锄头翻碎的土地;有的山峦像孟贲和夏育一样勇猛,为了赌胜奋勇向前;先冲在前的气势已经展现出来,落在后面的则恼怒地发出抱怨声;有的山峦像帝王一样尊贵,众多小的山峦像朝见的臣民一样聚集在周围;虽然亲近但并不轻慢,虽然距离远但也不违背常理;有的山峦像摆在面前的餐桌,菜肴和果核杂乱地摆放着;又好像在九原游览,看到众多的坟墓和棺椁;有的山峦堆积起来像盆罐;有的山峦高高耸立像祭祀用的礼器;有的山峦倒扣着像暴晒的鳖;有的山峦倾倒着像沉睡的野兽;有的山峦蜿蜒曲折像隐藏的龙;有的山峦展开像搏击的鹫;有的山峦整齐排列像朋友;有的山峦前后相随像行人;有的山峦突然出现像流落的人;有的山峦回首顾盼像停留的人;有的山峦相互背离像仇人;有的山峦紧密相连像夫妻;有的山峦庄重地像戴着高冠;有的山峦翻转着像舞动的衣袖;有的山峦屹立着像战斗的阵营;有的山峦环绕着像狩猎的队伍;有的山峦柔顺地向东倾斜;有的山峦安静地向北耸立;有的山峦像燃烧的火焰;有的山峦像热气腾腾的饭;有的山峦连绵不断地延伸;有的山峦好像被遗弃不再收拢;有的山峦倾斜却不依靠他物;有的山峦松弛却不弯曲;有的山峦颜色赤红像光秃的头顶;有的山峦烟雾弥漫像堆积的柴草;有的山峦像龟壳裂开的兆象;有的山峦像卦象分开的繇辞;有的山峦前面横着像被剥蚀;有的山峦后面断开像姤卦的卦象;山峦连绵不断,时而分离又时而相连;它们相互背离又再次相遇;山峦像鱼儿在浮萍间游动;像月亮在夜空中停留;像整齐的墙垣;像高大的马厩;像削尖的剑戟;像闪烁的美玉;像盛开的花朵;像倒塌的屋檐;它们悠然自得又狂放不羁;超越其他又像在奔跑;笨拙迟缓又让人惊骇。 伟大啊,这些山峦屹立于天地之间,它们的脉络就像人体的经络一样清晰。最初是谁把它们开辟出来的呢?又是谁在努力地劝勉和帮助它们形成呢?创造出如此质朴而又精巧的山峦,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忍受多少辛劳啊。难道是有人挥动了斧头,还是使用了诅咒的法术呢?远古的事情终究没有流传下来,如此伟大的功绩也无法给予回报。我曾经听祠官说过,这里的神灵会降临享用芬芳的祭品。我欣然写下这首诗歌,只是用来赞美和报答神灵的恩赐。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