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圣德诗

皇帝即阼,物无违拒。 曰旸而旸,曰雨而雨。 维是元年,有盗在夏。 欲覆其州,以踵近武。 皇帝曰嘻,岂不在我。 负鄙为艰,纵则不可。 出师征之,其众十旅。 军其城下,告以福祸。 腹败枝披,不敢保聚。 掷首陴外,降旛夜竖。 疆外之险,莫过蜀土。 韦臯去镇,刘辟守后。 血人于牙,不肯吐口。 开库啗士,曰随所取。 汝张汝弓,汝鼓汝鼓。 汝为表书,求我帅汝。 事始上闻,在列咸怒。 皇帝曰然,嗟远士女。 苟附而安,则且付与。 读命于庭,出节少府。 朝发京师,夕至其部。 辟喜谓党,汝振而伍。 蜀可全有,此不当受。 万牛脔炙,万瓮行酒。 以锦缠股,以红帕首。 有恇其凶,有饵其诱。 其出穰穰,队以万数。 遂劫东川,遂据城阻。 皇帝曰嗟,其又可许。 爰命崇文,分卒禁御。 有安其驱,无暴我野。 日行三十,徐壁其右。 辟党聚谋,鹿头是守。 崇文奉诏,进退规矩。 战不贪杀,擒不滥数。 四方节度,整兵顿马。 上章请讨,俟命起坐。 皇帝曰嘻,无汝烦苦。 荆幷洎梁,在国门户。 出师三千,各选尔丑。 四军齐作,殷其如阜。 或拔其角,或脱其距。 长驱洋洋,无有龃龉。 八月壬午,辟弃城走。 载妻与妾,包裹稚乳。 是日崇文,入处其宇。 分散逐捕,搜原剔薮。 辟穷见窘,无地自处。 俯视大江,不见洲渚。 遂自颠倒,若杵投臼。 取之江中,枷脰械手。 妇女累累,啼哭拜叩。 来献阙下,以告庙社。 周示城市,咸使观覩。 解脱挛索,夹以砧斧。 婉婉弱子,赤立伛偻。 牵头曳足,先断腰膂。 次及其徒,体骸撑拄。 末乃取辟,骇汗如写。 挥刀纷纭,争刌脍脯。 优赏将吏,扶珪缀组。 帛堆其家,粟塞其庾。 哀怜阵没,廪给孤寡。 赠官封墓,周帀宏溥。 经战伐地,宽免租簿。 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天地中间,莫不顺序。 幽恒青魏,东尽海浦。 南至徐蔡,区外杂虏。 怛威赧德,踧踖蹈舞。 掉弃兵革,私习簋簠。 来请来觐,十百其耦。 皇帝曰吁,伯父叔舅。 各安尔位,训厥甿畮。 正月元日,初见宗祖。 躬执百礼,登降拜俯。 荐于新宫,视瞻梁梠。 戚见容色,泪落入俎。 侍祠之臣,助我恻楚。 乃以上辛,于郊用牡。 除于国南,鳞笋毛簴。 庐幕周施,开揭磊砢。 兽盾腾挐,圆坛帖妥。 天兵四罗,旗常婀娜。 驾龙十二,鱼鱼雅雅。 宵升于丘,奠璧献斝。 众乐惊作,轰豗融冶。 紫焰嘘呵,高灵下堕。 群星从坐,错落侈哆。 日君月妃,焕赫婐㛂。 渎鬼蒙鸿,岳祗嶪峩。 饫沃膻芗,产祥降嘏。 凤皇应奏,舒翼自拊。 赤麟黄龙,逶陀结纠。 卿士庶人,黄童白叟。 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干清坤夷,境落褰举。 帝车回来,日正当午。 幸丹凤门,大赦天下。 涤濯刬磢,磨灭瑕垢。 续功臣嗣,拔贤任耉。 孩养无告,仁滂施厚。 皇帝神圣,通达今古。 听聪视明,一似尧禹。 生知法式,动得理所。 天锡皇帝,为天下主。 幷包畜养,无异细巨。 亿载万年,敢有违者。 皇帝俭勤,盥濯陶瓦。 斥遣浮华,好此绨纻。 勅戒四方,侈则有咎。 天锡皇帝,多麦与黍。 无召水旱,耗于雀鼠。 亿载万年,有富无窭。 皇帝正直,别白善否。 擅命而狂,既翦既去。 尽逐群奸,靡有遗侣。 天锡皇帝,厖臣硕辅。 博问遐观,以置左右。 亿载万年,无敢余侮。 皇帝大孝,慈祥悌友。 怡怡愉愉,奉太皇后。 浃于族亲,濡及九有。 天锡皇帝,与天齐寿。 登兹太平,无怠永久。 亿载万年,为父为母。 博士臣愈,职是训诂。 作为歌诗,以配吉甫。

译文:

### 译文 皇帝登基即位,万物顺遂,无不服从。说天晴就天晴,说下雨就下雨。 元和元年,夏州有盗贼叛乱。他们妄图颠覆夏州,以效仿不久前的叛乱行径。 皇帝感慨道:“这责任怎能不在我呢?若放任边鄙之地的艰难局面不管,那是绝对不行的。” 于是派出军队征讨,兵力达十旅之众。军队驻扎在夏州城下,向叛军晓以福祸利害。 叛军内部瓦解,如枝叶披散,不敢聚集自保。他们将首领的头颅扔到城墙外,夜里就竖起了降旗。 国家疆土之外的险要之地,莫过于蜀地。韦皋离开蜀地的节度使职位后,刘辟接任。 刘辟凶残嗜杀,如血溅于牙,不肯轻易罢休。他打开仓库赏赐士兵,说:“你们随意取用。” 还鼓动他们:“拉开你们的弓,敲响你们的鼓。你们写好表章,请求让我来统领你们。” 此事上报朝廷后,大臣们都十分愤怒。皇帝说:“唉,可怜远方的百姓。如果依附他能获得安宁,那就暂且把蜀地交给他吧。” 于是在朝廷宣读任命诏书,从少府取出符节。使者早上从京城出发,傍晚就到达了蜀地。 刘辟高兴地对他的党羽说:“你们整顿好队伍。蜀地可以完全被我们占有,这任命不该接受。” 他宰杀万头牛烤肉,拿出万瓮美酒犒劳士兵。用锦缎缠在士兵腿上,用红布包头。 有人被他的凶狠吓住,有人被他的诱惑迷惑。他的士兵众多,列队数以万计。 接着他们就去劫掠东川,占据城池,凭险固守。 皇帝叹息道:“这又怎么能允许呢?”于是命令高崇文,分出禁军前往征讨。 告诫他:“要让军队安稳行进,不要侵扰百姓的田野。每天行军三十里,慢慢在敌军右侧扎营。” 刘辟的党羽聚集商议,决定坚守鹿头关。 高崇文奉诏行事,进退都遵循规矩。作战不贪图滥杀,擒获敌人也不随意计数。 四方节度使也整顿兵马,上奏章请求征讨,等待命令随时行动。 皇帝说:“唉,不用你们劳烦辛苦了。荆州、并州和梁州,是国家的门户。各派三千军队,各自挑选精兵。” 四军同时进发,声势浩大如山丘般。有的拔掉敌人的犄角,有的斩断敌人的爪子。 军队长驱直入,毫无阻碍。 八月壬午日,刘辟弃城而逃,带着妻子和小妾,包裹着幼儿。 当天高崇文就进入了他的府邸。随后分散兵力追捕叛军,搜查平原和湖泽。 刘辟陷入绝境,无处藏身。他俯视大江,连个沙洲都看不到。 于是像杵投入臼中一样,自己掉入江中。被从江中抓获后,戴上枷锁,捆绑双手。 妇女们成群结队,啼哭着跪拜叩首。 把刘辟押到京城,向宗庙社稷祭告胜利。在城市中巡回展示,让众人都能看到。 解开捆绑的绳索,将他夹在砧板和斧头之间。 他那柔弱的儿子,赤裸着身子,弯腰驼背地站着。被人牵着头发,拖着脚,先被斩断腰和脊骨。 接着是他的党羽,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最后轮到刘辟,他吓得汗如雨下。 众人纷纷挥刀,争着将他碎尸如脍炙的肉脯。 皇帝优厚地赏赐将领和官吏,赐予他们玉珪和印绶。丝绸堆满他们的家,粮食装满他们的仓库。 怜悯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供给他们的孤寡家属粮食。追赠官职,封祭他们的坟墓,恩泽广泛。 对经历战争的地区,减免租税。发布命令,酬谢功臣,行动迅速如烈火。 天地之间,一切都井然有序。从幽、恒、青、魏,东到海边;南到徐、蔡,以及境外的少数民族。 他们都畏惧皇帝的威严,羞愧于自己的不德,恭敬地舞蹈。纷纷丢弃兵器,私下学习礼仪。 成群结队地前来请求觐见皇帝。 皇帝说:“啊,伯父、叔父、舅父们。你们各自安守自己的职位,教导百姓耕种。” 正月初一,皇帝初次祭祀祖宗。亲自举行各种礼仪,上阶下阶,跪拜俯身。 在新的宗庙中献祭,仰望房梁。亲属们看到皇帝的神情,泪水落入祭器中。 陪祭的大臣们,也为皇帝的哀伤而悲痛。 于是在第一个辛日,皇帝在郊外用公牛祭祀天地。在城南清除场地,竖起如鳞笋般的木架和钟架。 周围设置庐幕,打开后宽敞开阔。兽形盾牌舞动,圆形祭坛安稳。 天兵在四周排列,旗帜随风飘扬。皇帝乘坐的十二匹马拉的车,整齐有序。 夜晚登上祭坛,献上玉璧和酒器。各种乐器突然奏响,声音宏大而和谐。 紫色火焰升腾,神灵降临。群星簇拥,错落分布。 日神和月神光彩照人,河神和山神威严高大。神灵享用祭品的香气,降下祥瑞和福泽。 凤凰应和着奏乐,舒展翅膀拍打。赤麟和黄龙蜿蜒纠结。 官员和平民,无论黄口小儿还是白发老人,都踊跃欢呼,喜极而泣。 天空晴朗,大地平安,边境安宁。皇帝的车驾归来,太阳正当午。 皇帝亲临丹凤门,大赦天下。清除污垢,磨灭瑕疵。 延续功臣的后代,选拔贤能,任用老者。抚养无依无靠的人,仁爱广泛深厚。 皇帝神圣英明,通晓古今。听力敏锐,视力清晰,如同尧和禹一样。 天生就懂得法则,一举一动都合乎道理。上天赐予皇帝统治天下的重任。 包容养育万物,无论大小都一视同仁。千秋万代,谁敢违抗呢? 皇帝节俭勤劳,使用陶制的器具洗漱。排斥浮华,喜爱粗布衣服。 告诫四方,奢侈就会有灾祸。上天赐予皇帝丰收的麦子和黍子。 不会有旱灾和水灾,也不会被雀鼠损耗粮食。千秋万代,国家富裕,百姓不贫穷。 皇帝正直无私,能分辨善恶。擅自发号施令的狂妄之徒,已经被铲除。 将所有奸邪之辈都驱逐干净,不留一个。上天赐予皇帝众多贤能的大臣和辅佐之臣。 广泛咨询,放眼观察,将他们安置在身边。千秋万代,没有人敢欺侮皇帝。 皇帝非常孝顺,慈祥友爱。和颜悦色地侍奉太皇后。 恩泽遍及宗族亲属,滋润着整个天下。上天赐予皇帝与天同寿。 登上太平盛世,永远不要懈怠。千秋万代,皇帝就像天下人的父母一样。 博士臣韩愈,职责是解释经义。创作这首诗歌,以媲美尹吉甫的作品。 ### 说明 《元和圣德诗》是韩愈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记述了唐宪宗元和初年平定夏州杨惠琳、蜀地刘辟叛乱等事件,以及皇帝祭祀天地、大赦天下等内容,歌颂了唐宪宗的圣德和英明统治。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了原诗的叙事顺序和主要内容,但由于诗歌本身较为古奥,部分表述可能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来理解。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