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

一林堆锦映千灯,照眼牵情欲不胜。 知倚晴明娇自足,解将颜色醉相仍。 好风轻引香烟入,甘露才和粉艳凝。 深处最怜莺蹂践,嬾时先被蝶侵凌。 对持真境应无取,分付空门又未能。 迎日似翻红烧断,临流疑映绮霞层。 幽含晚态怜丹桂,盛绩春光识紫藤。 每到花枝独惆怅,山东惟有杜中丞。

译文:

满林的花朵像堆积起来的锦绣,与那众多的灯火相互辉映,光彩照人,撩拨得人心中涌起难以抑制的情思。 这些花知晓倚着晴朗的天色,便显得娇俏自满,它们绽放着艳丽的色彩,如美酒一般让人沉醉不已。 轻柔的好风缓缓地将香烟引入,甘甜的露水刚刚与花朵的粉艳融合凝结。 花丛深处最让人怜惜的是莺鸟在其中肆意践踏,而花朵慵懒之时又先遭到蝴蝶的侵扰。 面对这如此美妙的真境,却觉得不应该有什么贪恋执着,但要将这份情感交付给佛门的空无之境却又做不到。 花朵迎着阳光,好似燃烧的红色火焰被突然截断,临近溪流时,又仿佛是绮丽的云霞层层叠叠地倒映在水中。 它们在幽处蕴含着晚暮之态,让人怜惜如同丹桂一般;在春光中展现出繁盛的姿态,就像熟知美景的紫藤一样。 每次来到花枝前,我总是独自惆怅不已,在这山东之地,唯有杜中丞能与我一同领略这花之妙处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