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

野烟秋水苍茫远,禅境真机去住闲。 双树为家思旧壑,千花成塔礼寒山。 洞宫曾向龙边宿,云径应从鸟外还。 莫恋本师金骨地,空门无处复无关。

译文:

野外的烟雾笼罩着秋水,一片苍茫辽远的景象。在这禅的境界里,领悟到其中的真机,无论是去是留都显得那么闲适自在。 澹公以两棵娑罗树所在之地为家,心中思念着往昔那清幽的山谷。他用无数鲜花堆成塔的形状,虔诚地礼拜那寒冷寂静的山峦。 澹公曾经在龙潭寺的洞穴中栖息,那地方靠近龙潭。此番他沿着高入云端的小径返回,仿佛是从飞鸟之外的地方归来。 不要太过留恋本师埋葬遗骨的地方啊,在这空门之中,处处都没有阻隔,处处都是自由解脱之地。
关于作者
唐代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