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徒童子

卫多君子鲁多儒,七岁闻天笑舞雩。 光彩春风初转蕙,性灵秋水不藏珠。 两经在口知名小,百拜垂髫禀气殊。 况复元侯旌尔善,桂林枝上得鹓雏。

译文:

卫国多有贤德君子,鲁国多出博学儒生,这位七岁的童子听闻天子之命,在舞雩台下欢笑起舞,显得十分可爱与灵动。 他就像春风中刚刚抽穗的蕙草,焕发出勃勃光彩;其聪慧灵秀的天性,恰似澄澈的秋水,藏不住内里的明珠。 小小年纪便能熟练背诵两部经典,如此学识却不张扬炫耀。他垂着孩童的发髻,行着庄重的百拜之礼,气质与众不同。 更何况主将还表彰他的贤善,这童子就如同从桂林的枝头飞出的鹓雏,前途一片光明。
关于作者
唐代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