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裴友书斋

卧君山窗下,山鸟与我言。 清风何飕飗,松栢中夜繁。 久游失归趣,宿此似故园。 林烟横近郊,谿月落古原。 穉子不待晓,花间出柴门。

译文:

我躺在朋友书斋临山的窗下,山间的鸟儿仿佛在和我交谈。 清凉的风飕飕地吹着,到了半夜,松柏在风中沙沙作响,显得格外繁密。 我长期在外游历,都快失去回家的兴致了,今晚宿在这书斋,竟感觉像是回到了故乡。 山林间的烟雾横罩在近郊,溪水上空的月亮渐渐落到了古老的原野。 天真的小孩子等不及天亮,就已经从柴门里跑出来,奔向了花丛。
关于作者
唐代李观

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