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郑𬘡 寒夜闻霜钟 寒夜闻霜钟 6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郑𬘡 霜钟初应律,寂寂出重林。 拂水宜清听,凌空散逈音。 舂容时未歇,摇曳夜方深。 月下和虚籁,风前间远砧。 净兼寒漏彻,闲畏曙更侵。 遥想千山外,泠泠何处寻。 译文: 寒霜时节的钟声刚刚应和着音律响起,寂静地从层层树林中传了出来。 钟声拂过水面,此时最适合静静地聆听,它凌空飘荡,散发出悠远的声音。 钟声舒缓洪亮,久久没有停歇,在这夜深人静之时,它还在悠悠地摇曳回荡。 在明月之下,钟声和着自然界虚无的声响;在清风之前,它又夹杂着远处传来的捣衣声。 这钟声纯净无比,与寒夜的更漏声交织在一起,声声透彻;我悠闲地听着,却又害怕黎明的更鼓声悄然侵入。 我遥遥地想象着,在那千万重山峦之外,这清脆泠泠的钟声,又到何处去寻觅呢?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郑𬘡 郑𬘡,字文明,荥阳人。擢进士、宏词,初为张延赏掌书记,入为起居郎、翰林学士,累迁中书舍人。宪宗立,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太和中,以太子少傅致仕。𬘡少好学,大历中有高名,后践历华显,出入中外,逾四十年。守道寡欲,不为烜赫事,时推耆德。集三十卷,今存诗五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