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至涪州先寄王使君

治教通夷俗,均输问大田。 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 毒雾含秋气,阴岩蔽曙天。 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 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 星郎复何事,出守五溪边。

译文:

您治理教化有方,让当地夷族的风俗也得以通晓明达,还关心着国家赋税征收和农田之事。 江水在此分流,形成了巴字形状的水脉,树木的影子一直延伸到那如夜郎国般烟雾缭绕的远方。 秋天的气息中夹杂着有毒的雾气,阴暗的山岩遮蔽了清晨的天空。 路途艰难,只能空自计算归期,人已渐老,身体的衰老似乎也不受年龄的控制。 我奉命远行,哪还会去在意路途的遥远,可归乡的心情又怎能轻易传达出去呢。 您这位如星宿般光彩照人的郎官,不知为何,会离京去五溪边上担任地方长官啊。
关于作者
唐代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