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三

尝闻阊阖前,星拱北辰箓。 今来大明祖,辇驾桥山曲。 松柏韵幽音,鱼龙焰寒烛。 岁岁秋风辞,兆人歌不足。

译文:

曾经听闻在那宫殿巍峨的阊阖门前,众星环绕拱卫着象征帝王的北辰星,就如同臣子们恭敬地簇拥着皇帝,遵循着帝王的天命和统治秩序。 如今啊,这位伟大的帝王(德宗皇帝),他的车驾已然前往桥山(传说中黄帝葬地,这里指代皇帝的陵墓)的山坳深处,意味着他已离世长眠。 陵墓周围的松柏在风中摇曳,发出清幽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对皇帝的哀思;灵堂中供奉的鱼龙形状的烛火闪烁着,散发着寒冷的光,更添几分凄凉的氛围。 每年秋风起的时候,人们都会唱起悼念皇帝的辞章,百姓们对皇帝的歌颂和缅怀之情,仿佛永远都表达不完。
关于作者
唐代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