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徴还二月二十八日清明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

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 天光临井络,春物度巴山。 鸟道青冥外,风泉洞壑间。 何慙班定远,辛苦玉门关。

译文:

在元和癸巳年,这是我治理蜀地的第七个年头,我奉皇帝的诏书被征召返回京城。二月二十八日这天正值清明,我路过百牢关,于是在石门洞题下这首诗。 过去我带着代表兵权的兵符离开京城来到蜀地任职,如今我手持丞相的印信返回朝廷。皇帝的恩宠就像那明亮的光辉照耀着蜀地(井络是蜀地的代称),春天的景物也陪伴着我翻越巴山。 那险峻如鸟飞的山路,远远地延伸到高远幽深的天际之外;山风与泉水的声音,在山洞沟壑之间回荡。我哪里会像班定远(班超)那样感到惭愧呢,他当年在玉门关征战是多么辛苦啊。而我现在能带着荣耀奉诏还朝。
关于作者
唐代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