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慙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余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译文:

在南方的土地上,我们摆下宴席款待尊贵的宾客。随着年岁渐长,大家之间的情谊反而更加深厚亲近了。 月亮仿佛也自愧不如那红烛流下的烛泪般多情。娇艳的花朵在春风中绽放,好似在嘲笑我们这些头发花白的老人。 精美的瑟声中常常流露出无尽的幽怨,而那如玉般的花枝尽情舒展,毫不逊色于这美好的春光,努力展现着生机与活力。 更让人欣喜的是,又听到了婉转的《子夜歌》。此时,那桃李树上的花朵如同化着艳丽妆容的佳人,清新又迷人。
关于作者
唐代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