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筒不解献茱萸。 赵侯首带鹿耳巾,规模出自陶弘景。

译文:

第一句: 那邮筒啊,它可不懂怎么去献上茱萸。“邮筒”在这里或许是指传递物品的工具之类,“献茱萸”在古代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这句诗可能表达一种带着诙谐意味的感慨,邮筒没有那种能传递重阳节应景之物的“心思” 。 第二句: 赵侯头上戴着鹿耳巾,这种头巾的样式规格是源自陶弘景。“赵侯”是一个特定的人,“鹿耳巾”是一种头巾样式,“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期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等,这里说赵侯所戴鹿耳巾的样式是从陶弘景那时流传下来的,体现了这种头巾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关于作者
唐代刘商

刘商,唐代诗人、画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历(七六六至七七九)间进士。官礼部郎中。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这是他罢庐州合肥县令后所作,约写于大历四五年(769——770)。《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淡《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