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曲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 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 秋天丁丁复冻冻,玉钗低昂衣带动。 夜深月落冷如刀,湿著一双纤手痛。 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 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庭院中的捣衣石上,一位女子轻轻撩起帷幕,走下堂来开始捣帛。婆婆和媳妇面对面站着,仿佛神力在她们身上涌动,两人都捋起白色的衣袖,熟练地调整着捣杵的节奏。 那捣衣的声音,如同在高楼上敲击玉石一般,有规律又动听,各个家庭里的人都没入睡,纷纷起身聆听这悦耳的声响。 秋夜中,捣衣的声音“丁丁”又“冻冻”地响着,女子头上的玉钗随着动作忽高忽低,身上的衣裳也跟着飘动。 夜深了,月亮落下,寒冷像刀割一样,她那双浸湿的纤细的手被冻得生疼。 她把织好的布帛来回翻卷,查看捣制的程度是否合适,布上织出的鸳鸯图案就像水波一样弯曲灵动。 接着,她重新烧好熨斗,仔细地熨平布帛的两头,准备为丈夫裁剪出一件能抵御寒冷的皮袄。
关于作者
唐代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