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 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 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 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译文:

在那高门大户之中,有您这样的才子,能够追随古人的踪迹,品行高洁、才学出众。 您就像隐居白社的陶元亮一样淡泊名利,又如身处青云之位却不失洒脱的阮仲容一般超凡脱俗。 忽然间您就回到了田园旧居,从此之后,连您的车马踪迹都很难再见到了。 废弃的小巷紧挨着秋天的流水,您手托着腮,静静地凝望着傍晚时分的山峰。 游动的鱼儿避开杨柳的倒影,受惊的鸭子碰到了水中的芙蓉。 石缝间流出细细的红色泉水,山间小桥上长满了厚厚的紫菜。 幼凤终究是要以竹子为食的,您就如同幼凤;而您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像与鹤为伴,暂时在松树上栖息。 我多么希望能和您一起欣赏那烟霞美景,可无奈我被尘世羁绊,这个想法终究无法实现。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