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上薛侍郎

蓬荜春风起,开帘却自悲。 如何飘梗处,又到采兰时。 明镜方重照,微城寄一辞。 家贫求禄早,身贱报恩迟。 幸得皮存矣,须劳翼长之。 铭肌非厚荅,肉骨是前期。 纵觉新人好,宁忘旧主疑。 终慙太丘道,不为小生私。

译文:

在简陋的房屋里,春风吹了起来,我掀开帘子却独自悲叹。 为何我像那飘飞的草梗一样四处漂泊,又到了科举考试(采兰象征选拔人才,这里指科举)的时候。 我如同重新被明镜映照审视,在这小小的城中向您表达我的心意。 我因为家境贫寒,很早就渴望求取俸禄来养家;自身地位卑微,迟迟未能报答您的恩情。 幸好我还保留着最基本的才能和品德,还需要您像张开羽翼般多多庇护我。 我即便刻骨铭心铭记您的恩情,也不算厚重的报答,我期待着您能让我有施展才能、重获新生的机会。 纵然世间有新的赏识我的人出现,我怎会忘记旧日对我有疑虑的您呢。 最终我还是惭愧于您有太丘(陈寔,以德行著称)那样的高尚品德,却没有因为我个人的私情而对我格外关照。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