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李端 塞上 塞上 5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李端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 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 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 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译文: 二十岁我便来到这偏远的边城从军,在军中也算是赢得了勇敢的名声。 战斗失利后,我们卷起战旗,收拾那些受伤或失散的马匹,在沙漠中集结起残余的士兵。 被我们覆灭的敌阵上空,乌鸦和老鹰纷纷惊起;被战火焚烧的山峦,草木在火光中显得格外明亮。 边塞如今战事稍闲,我便怀念起往昔畅快的狩猎时光;军队长期征战已显疲态,大家都厌烦了频繁的分营屯驻。 那高耸的雪岭一片寂静,看不到人的踪迹;结冰的河面上传来阵阵大雁的叫声。 当年李陵甘愿在此地陷入绝境直至覆没,想想真是让人为汉朝那些只知在朝堂空谈的公卿们感到惆怅啊。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