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元丞侍从游南城别业

垂朱领孙子,从宴在池塘。 献寿回龟顾,和羹跃鲤香。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 余橘期相及,门生有陆郎。

译文:

这位佩戴着朱红色印绶的官员,带着自己的孙儿,一同来到池塘边参加宴会。 宴会上,人们像灵龟回首般恭敬地为官员祝寿,那调和得恰到好处的羹汤,还散发着鲤鱼的鲜香。 高大的松树比杂草凋零得晚,平整的石头让泉水显得更加清凉。 园子里剩余的橘子,期待着能够等到陆郎这样优秀的门生一同来品尝。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