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巴陵

雪后柳条新,巴陵城下人。 烹鱼邀水客,载酒奠山神。 云去低斑竹,波回动白苹。 不堪逢楚老,日暮正江春。

译文:

大雪过后,巴陵城下,那柳树枝条已泛出了新绿。我站在这巴陵城边,周围都是当地人的身影。 当地百姓煮好了鲜鱼,热情地邀请江上往来的旅人一同品尝,还带着美酒去祭祀山神,祈求平安顺遂。 天上的云朵缓缓飘走,仿佛压低了岸边的斑竹;江水泛起波浪,一波一波地回荡,使得水中的白苹草也随之摇曳起来。 我实在不忍心遇到这些淳朴的楚地老者,在这日暮时分,江岸边一片春意盎然,可我却有着漂泊在外、不知归处的愁绪。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