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 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 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 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 乃书数字与我持,小儿归去须读之。 觉来知是虚无事,山中雪平云覆地。 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 蓬莱有梯不可蹑,向海回头泪盈睫。 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 学仙去来辞故人,长安道路多风尘。

译文:

昨晚我在梦里去到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地方,忽然看见有个人站在山的南面。 他戴着高高的帽子,佩着长长的宝剑,挺立在石头砌成的堂屋前,两鬓和眉毛显得十分精神,眼睛方正而有神。 他用胡麻做饭,用美玉般的琼浆当饮品,一卷用白绢写成的书放在柏木床上。 他给我吃了仙丹,还轻轻拍着我的背,说能让我在人世间延年益寿。 接着他写了几个字让我拿着,说小孩子回去一定要好好读。 等我醒来,才知道这都是虚幻的事情,此时山中大雪已积得很平,云朵仿佛覆盖了大地。 东岭传来三四声猿猴的啼叫,我卷起帘子望出去,心里悲痛欲绝。 蓬莱仙山就算有梯子也无法攀登上去,我朝着大海回头,泪水模糊了双眼。 都说童子如苍蝇般渺小易逝,谁又能说庄子梦蝶这样的奇幻之事不会发生呢。 我本想着去学仙,就此和故人们告别,可长安的道路上满是风尘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