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腾儿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译文:

胡腾儿本是凉州的小伙子,他皮肤如美玉一般,鼻梁高挺如同锥子。 他身着桐布制成的轻衫,衫子的前后都向上卷起,腰间系着绘有葡萄图案的长带,长带的一端垂在身旁。 在营帐前,他跪着用家乡的语言说着什么,然后提起衣襟、挥动袖子,为大家起舞。 安西过去的地方长官满含泪水看着他跳舞,洛阳的文人墨客则抄写他舞蹈时所配的曲子。 胡腾儿扬起眉毛、转动眼睛,在花毡上翩翩起舞,跳得额头布满了红色的汗珠,连珠帽都歪向了一边。 他像是喝醉了酒一般,身子一会儿向东倾倒,一会儿又向西歪斜,一双靴子在灯前轻盈地舞动着。 他绕着圈子快速地跺脚,每一个动作都与音乐的节奏相契合,反手叉腰时,身姿如同弯弯的月牙。 忽然,丝弦和桐木乐器奏完了一曲,城头上响起了呜呜的画角声。 胡腾儿啊,胡腾儿,你故乡的道路已经断绝了,你可知道这一切呀!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