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赴渭北使府留别

结发逐鸣鼙,连兵追谷蠡。 山川搜伏虏,铠甲被重犀。 故府旌旗在,新军羽校齐。 报恩身未死,识路马还嘶。 列嶂高烽举,当营太白低。 平戎七尺劒,封检一丸泥。 截海取蒲类,跑泉饮䴙鹈。 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

译文:

我年少时便随着军中战鼓踏上征程,接连不断地与敌军作战,追逐那匈奴的谷蠡王。 在山川之间四处搜寻潜藏的敌人,身上穿着厚重如犀牛皮般坚固的铠甲。 曾经任职的幕府,那飘扬的旌旗依旧还在;新组建的军队,羽林军的将校整齐排列。 我只要一息尚存,就一定要报答国家的恩情,那熟悉道路的战马也在嘶鸣,似是要跟随我继续前行。 连绵的山峰上高高地燃起了烽火,营帐上空的太白星显得格外低垂。 我要凭借这七尺长剑去平定敌寇,用一颗小小的泥丸就像封住函谷关那样去封锁险要之地。 我要跨越沧海去夺取蒲类海,让战马跑到有泉水的地方去畅饮。 朝廷重视选拔人才,这次我将再次前往五原以西的地方,去经历更多的战事。
关于作者
唐代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