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倂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译文:

在鹳雀楼西边,有百尺高的桅杆矗立着,江中的小洲和那云雾笼罩的树木,一片迷茫。 当年汉朝天子出游时的箫鼓之音,如今已像那东去的流水一去不返;曾是魏国的大好山河,现在也笼罩在半轮夕阳的余晖里。 历史上的那些事已经过去了千年,可我还是遗憾它消逝得太快;忧愁袭来的时候,哪怕仅仅一天,也让人觉得无比漫长。 风起云涌,烟雾弥漫,我不禁生起思归之情,举目远眺,即便不是在春天,也不由得暗自神伤。
关于作者
唐代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