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柏岩禅师

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 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 白日钟边晚,青苔钵上秋。 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译文:

柏岩禅师在圆寂之前,和周围的人一一作别,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愁容,心境是那样的平和洒脱。 如今他已然离去,那供奉着他影像的佛堂,以后还有谁会来打扫呢?而他生前所坐的灵塔,只能由他自己看着一点点修筑完成了,仿佛他的灵魂还在默默关注着这一切。 白天,钟声悠悠,时光在钟声里慢慢流逝,不知不觉已到傍晚;那破旧的钵盂上,早已爬满了青苔,透露着秋意的萧索与凄凉。 那些像我一样远在天涯的禅门弟子啊,如今只能徒劳地来到这柏岩,想要追寻禅师的踪迹,可斯人已逝,只剩下这空荡荡的山林,让人倍感怅惘。
关于作者
唐代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