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李益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5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李益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译文: 月亮渐渐落下,寒冷的雾气开始升腾起来。我静静地坐在水亭中沉思,目光望向那浩渺无尽、畅通无阻的河流。 栖息了一夜的鸟儿在树枝间婉转啼叫,随后纷纷飞散开来。此时,山野和湖泽都被这雾气笼罩,一片苍茫。 那沙滩上的小路,在雾气中模模糊糊,看不真切;洲渚外面的农田,水波荡漾,也隐没在这朦胧里。 那雾气还依傍着远方的树木,时断时续地仿佛要弥漫到天边去。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