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

予本疎放士,朅来非外矫。 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 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 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译文:

我本就是个疏朗放达之人,来到这里并非是故作姿态。 不小心陷入了塞外的尘沙之中,喜爱山峦却很少能见到山景。 刚来到这清凉的佛寺,寺门正对着云雾缭绕的山峦。 山峦错落有致,光影忽明忽暗,那斑斓的色彩从黄昏到拂晓都美轮美奂。 清凉的远风轻轻吹来,掠过那一片树木的树梢。 身边有几位才德出众的友人,他们胸怀旷达,让我远离了尘世的烦扰。 就像畅游在河川中的鱼儿从潜藏之处游出,又像疲倦的飞鸟在树荫下休憩。 追逐外物是没有尽头的,只有在此时此地,我的内心才如此明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