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

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 霜满朝容备,钟余漏唱传。 摇珰陪羽扇,端弁入炉烟。 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 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 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 乱藂萦弱蕙,堕叶洒枯莲。 列署齐游日,重江并谪年。 登封思议草,侍讲忆同筵。 沧海风涛广,黝山瘴雨偏。 唯应缄上宝,赠远一呈妍。

译文:

这是一首较长的古诗,以下是较为详细的现代汉语翻译: 在九华山前的集贤院,仪仗队伍严整华丽,排列得森然有序。 旭日升起,照亮了那深邃的院门,秋天的宫廷肃穆而静谧。 寒霜铺满大地,官员们身着整齐的朝服,钟声停歇后,更漏声悠悠传来。 身上的珰饰摇动,陪侍着持羽扇的官员,戴着端正的帽子步入缭绕的炉烟之中。 史官们如同手持麟笔一般,严谨地删改着珍贵的文字,用精美的丝绸装裱着重要的书籍。 就像荀勖精心审定汲冢之书,蔡邕专注于撰写汉史一样,这里的学者们也在认真地进行着文献整理工作。 宫廷的竹子下面,竹笋在暗暗生长,宫池里的泉水在悄然流淌。 杂乱的草丛缠绕着柔弱的蕙草,飘落的树叶洒落在枯萎的莲花上。 回忆过去,我们曾一同在各个官署中交游,也曾一同被贬谪到遥远的地方。 当年想着要为帝王登封之事撰写文稿,还一起在侍讲的筵席上共同学习。 如今你们身处像沧海一样波涛汹涌、环境复杂的地方,或是在雾气弥漫、瘴雨偏多的黝山之地。 我只能把这珍贵的诗篇封缄起来,寄给远方的你们,聊表心意,希望能让你们看到其中的美好。
关于作者
唐代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