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鼻亭泷行八十里聊状艰险寄青苗郑副端朔阳

泷水天际来,鼻山地中坼。 盘涡几十处,叠溜皆千尺。 直写卷沈沙,惊翻冲绝壁。 淙淙振崖谷,汹汹竟朝夕。 人语不自闻,日光乱相射。 舣舟始摇漾,举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前危苦未尽,后险何其迫。 倏闪疾风雷,苍皇荡魂魄。 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远想欲回轩,岂兹还泛鹢。 云涯多候馆,努力勤登历。

译文:

泷水从天边奔腾而来,仿佛要将大地撕开,鼻山就像被从中劈开一样,好似从地中裂开一般。 江面上有几十处湍急的漩涡,层层叠叠的水流落差都有千尺之高。湍急的水流直直地冲下,卷走河底沉积的泥沙,惊涛骇浪猛烈地冲击着陡峭的绝壁。 水流发出的淙淙声响震动着山崖深谷,汹涌的波涛从早到晚都不停歇。人们说话的声音自己都听不见,阳光被波浪反射得杂乱无章。 船只刚刚停靠岸边开始摇摇晃晃地起航,刚划动船桨就立刻被湍急的水流冲击。船只顺流而下就像从高屋之上倾倒水瓶里的水一样迅速,在半空中还得急忙躲避礁石。 前方的危险还苦苦看不到尽头,后方的险情又如此紧迫地追来。水流的迅猛就像疾风迅雷一般一闪而过,让人惊慌失措,魂魄都为之震荡。 船只随着潜伏的水流驶出,忽然又与跳跃的波浪分隔开来。 我远远地想着想要掉转船头回去,可哪里还能像来时一样轻松地驾船前行呢。 云雾缭绕的岸边有很多接待过往官员的馆舍,还是努力加油去攀登游历吧。
关于作者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