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

淮汴初丧乱,蒋山烽火起。 与君随亲族,奔迸辞故里。 京口附商客,海门正狂风。 忧心不敢住,夜发惊浪中。 云开方见日,潮尽炉峰出。 石壁转棠阴,鄱阳寄茅室。 淹留三十年,分种越人田。 骨肉无半在,乡园犹未旋。 尔家习文艺,旁究天人际。 父子自相传,优游聊卒岁。 学成不求达,道胜那厌贫。 时入闾巷醉,好是羲皇人。 顷因物役牵,偶逐簪组辈。 谤书喧朝市,抚己慙浅昧。 世业大小礼,近通颜谢诗。 念渠还领会,非敢独为师。

译文:

在淮水和汴水一带刚刚陷入战乱之时,蒋山也燃起了烽火。我和你跟着亲族们,匆忙地逃离故乡。 我们在京口依附商客避难,可海门正狂风大作。心里满是担忧,不敢在此停留,于是趁着夜色在惊涛骇浪中出发。 等到云层散开,太阳才露出来,潮水退尽后,庐山香炉峰显现眼前。沿着石壁转到绿树成荫之处,最后在鄱阳找了间茅屋安顿下来。 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十年,我们和当地人一样耕种田地。亲人们大多不在了,故乡也一直没能回去。 你们家向来研习文学技艺,还深入探究自然和人事的关系。父子之间相互传承学问,悠闲自在地度过岁月。 你学有所成却不追求显达,道德高尚又怎会厌恶贫穷。时常到街巷中饮酒沉醉,真像是上古羲皇时代的人啊。 不久前因为世俗事务的牵扯,我偶然加入了做官的行列。没想到诽谤的文书在朝廷和街市上闹得沸沸扬扬,想想自己,实在惭愧才学浅薄、见识短浅。 你家世代研究礼仪,近来又精通像颜延之、谢灵运那样的诗歌。我觉得你能够理解领会这些学问,我可不敢独自以老师自居。
关于作者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