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康老人洽

酒泉布衣旧才子,少小知名帝城里。 一篇飞入九重门,乐府喧喧闻至尊。 宫中美人皆唱得,七贵因之尽相识。 南邻北里日经过,处处淹留乐事多。 不脱弊裘轻锦绮,长吟佳句掩笙歌。 贤王贵主于我厚,骏马苍头如己有。 暗将心事隔风尘,尽掷年光逐杯酒。 青门几度见春归,折柳寻花送落晖。 杜陵往往逢秋暮,望月临风攀古树。 繁霜入鬓何足论,旧国连天不知处。 尔来倏忽五十年,却忆当时思眇然。 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 陌头车马共营营,不解如君任此生。

译文:

酒泉有位平民出身的老才子康洽,他年少时就在帝城里声名远扬。 他写的一篇诗作传入了皇宫深处,宫廷乐府里热闹非凡,连皇帝都听闻了他的才华。 宫中的美人都能吟唱他的诗,凭借这些,他与达官显贵们都结识了。 南邻北里他每天都去走动,所到之处停留游玩,乐事繁多。 他不脱下破旧的皮衣,对华丽的锦缎毫不在意,常常高声吟诵着优美的诗句,盖过了那欢快的笙歌。 贤明的王爷和高贵的公主都对他很是厚待,他仿佛拥有了骏马和奴仆。 他暗自将心事隐藏在尘世之外,把岁月都抛掷在杯酒之间。 在青门多次见证春天归去,折柳赏花送走落日余晖。 在杜陵常常遇到秋末时节,对着明月、迎着清风,攀折古老的树木。 浓霜般的白发爬上鬓角又何足挂齿,故乡远在天边,早已不知在何处。 从那时到现在一晃就过了五十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思绪渺茫。 他认识很多故去的侯爷,为他们坟上的荒草而悲伤,也曾目睹流水淹没桑田的变迁。 当初百人聚会如今只剩他一人还在,他穿着粗布衣服,用瓢饮水,始终坚守自我。 街头车马往来,人们都忙碌于功名利禄,却不理解像他这样安于此生的生活方式。
关于作者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