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霜钟

寥亮来丰岭,分明辨古钟。 应霜如自击,中节每相从。 静听非闲扣,潜应蕴圣踪。 风间时断续,云外更舂容。 虚警和清籁,雄鸣隔乱峰。 因知谕知己,感激更难逢。

译文:

那清晰响亮的钟声从丰岭传来,我能清楚地辨别出这是古老的钟声。 这钟声仿佛应和着秋霜自行敲响,而且每一下都符合节拍,相互呼应。 静静聆听,这钟声并非随意敲响,它似乎暗暗蕴含着圣人的踪迹和智慧。 风声中,钟声时断时续,在云端之外,钟声更显舒缓从容。 这钟声的虚警之音与自然界的清籁相互交融,雄浑的鸣响隔着重重乱峰传来。 由此我明白,这钟声就像是在诉说着对知己的情谊,如此令人感动的情境真是太难遇到了。
关于作者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