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感怀 二

四十无闻嬾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 短策看云松寺晚,疎帘听雨草堂春。 山花水鸟皆知己,百遍相过不厌贫。

译文:

人到四十了还没什么名声,我这一身慵懒怠慢的性子啊。我尽情地在山林丘壑间释放天性,任自己保持这份率真。 那些悠悠过往的事情,都如这杯中的酒,一饮便罢。那些显赫一时的名声,就像扇子挥出后飘散的灰尘,无足轻重。 傍晚时分,我手持着短小的竹杖,在松树林间的寺庙旁,悠然地看着天上的云朵。春天里,我坐在草堂之中,透过稀疏的帘子聆听着雨声。 山中的花儿、水里的鸟儿,它们都是我的知己,即便我无数次地与它们相伴,它们也不会因为我这清贫的生活而厌烦。
关于作者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