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拾遗峒江淮访图书

九门思谏议,万里采风谣。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鴈来云杳杳,木落浦萧萧。 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译文:

在这宏伟的都城之中,大家都思念着像你这样直言敢谏的崔拾遗啊。而你却要远行万里,到江淮地区去搜集民间的歌谣和图书。 你出了关塞,正好遇上那秋月高悬,清朗的月光洒在你的旅途上。你漂泊到天涯海角,看着那傍晚时分涨起的潮水,一波一波地涌动。 天空中大雁南飞,身后是云雾缥缈、悠远难测的天际。秋风起,树叶纷纷飘落,那江边的水浦也传来阵阵萧瑟的声响,一切显得那么凄凉。 我满心都是对你远走他乡的离别的哀怨,只能想象着你乘船归来时,已是暮色沉沉,四周一片寂静、孤独的模样。
关于作者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