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怀古

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 浩浩波声险,苍苍天色愁。 三方归汉鼎,一水限吴州。 霸国今何在,清泉长自流。

译文:

万里长江浩浩荡荡地横卧在大地上,这古老的渡口历经了千秋万代,显得那么遥远而沧桑。 江面上的波涛浩浩汤汤,那汹涌的声音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凶险;天空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的景象,似乎也带着一抹哀愁。 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归属于晋朝(这里“汉鼎”指代晋朝,西晋皇族姓司马,晋的建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这一条长江水曾经是东吴地域的天然界限。 那些曾经称霸一方的国家如今都到哪里去了呢?只有这清澈的泉水依旧常年不息地流淌着。
关于作者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