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 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势逆将覆船。 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陆行巉岩水不前。 洒泪向流水,泪归东海边。 含愁对明月,明月空自圆。 故乡回首思绵绵,侧身天地心茫然。

译文:

巫山高耸入云,那巍峨的山峰直插天际,十二座险峻的山峰凌驾于紫色的烟雾之上,仿佛仙境一般。 瞿塘峡里江水奔腾,水流湍急的声音就像紧绷的琴弦被急促地拨动,回旋的水流形成强大的逆流,随时都有可能将过往的船只掀翻。 这陡峭的山峰,就算有云梯又怎么能攀登上去呢?那百丈长的绳索又怎能拉动前行呢?在陆地上,到处是险峻的岩石,根本无法通行;在水里,又被逆流阻挡,船只难以前进。 我对着滔滔流水洒下伤心的泪水,这泪水啊,最终会随着水流流到东海之边。 我满怀愁绪地望着那一轮明月,可明月却自顾自地又圆又亮,丝毫不能理解我的哀愁。 回首遥望故乡,思念之情连绵不绝,我孤独地站在天地之间,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关于作者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