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上人草书歌

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余。 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 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 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 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 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 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译文:

有位来自楚地的僧人怀素,特别擅长书写草书。他不仅把古代草书的技法全都掌握了,还在此基础上有了许多创新。 怀素神情清朗,气质超拔,为人真诚坦率。有一次他喝醉了酒,兴致上来就为我挥动那刚健的毛笔书写。 一开始,他打破常规字体,转变书法的风格和姿态,写出的字就像一朵朵鲜花缓缓绽放,仿佛春天的景色来得格外迟缓,充满了一种悠然的美感。 忽然间,书法的风格又变得壮丽起来,紧接着又转为枯涩,那笔画时而如同龙蛇在盘旋飞舞,时而又像猛兽稳稳屹立,充满了力量感。 他运笔如飞,蘸墨书写的速度快得就像奔跑的骏马,满座的人都惊讶得叫出了声,眼睛都来不及看他书写的过程。 他的心和手相互配合,书法的态势变得越来越奇特,那些看似诡形怪状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却又十分合适、恰到好处。 大家都好奇地仔细询问他这其中的奥妙,怀素自己却说一开始他也并不清楚其中的诀窍。
关于作者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