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供奉弹箜篌歌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条索金𨱏头。 早晨有敕鸳鸯殿,夜静遂歌明月楼。 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弦中指拨。 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 珊瑚席,一声一声鸣锡锡。 罗绮屏,一弦一弦如撼铃。 急弹好,迟亦好,宜远听,宜近听。 左手低,右手举,易调移音天赐与。 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 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 手头疾,腕头软,来来去去如风卷。 声清泠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 美女争窥玳瑁帘,圣人卷上真珠箔。 大弦长,小弦短,小弦紧快大弦缓。 初调锵锵似鸳鸯水上弄新声,入深似太清仙鹤游秘馆。 李供奉,仪容质,身才稍稍六尺一。 在外不曾輙教人,内里声声不遣出。 指剥葱,腕削玉,饶盐饶酱五味足。 弄调人间不识名,弹尽天下崛奇曲。 胡曲汉曲声皆好,弹着曲髓曲肝脑。 往往从空入户来,瞥瞥随风落春草。 草头只觉风吹入,风来草即随风立。 草亦不知风到来,风亦不知声缓急。 𦶟玉烛,点银灯,光照手,实可憎。 只照箜篌弦上手,不照箜篌声里能。 驰凤阙,拜鸾殿,天子一日一回见。 王侯将相立马迎,巧声一日一回变。 实可重,不惜千金买一弄。 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 此州好手非一国,一国东西尽南北。 除却天上化下来,若向人间实难得。

译文:

国家乐府里有位乐手弹奏箜篌,那箜篌的弦是赤黄色的,弦轴是用金子装饰的。 清晨,他领了皇帝的诏令前往鸳鸯殿演奏,夜深时又在明月楼纵情歌唱。 他坐着或起身弹奏的样子十分惹人喜爱,双手熟练地抱弦拨弄,用大拇指来调弦,用中指去拨弦。 手腕舞动起来,就像花朵飘落,弹奏的节奏激烈得好似舞衣都要撕裂;手指在弦上拨动,惊起的声音如同鸟儿受惊后扑腾的声响。 在珊瑚席上弹奏,一声声发出清脆的“锡锡”声。 在罗绮屏风前弹奏,一弦一弦好似摇动铃铛的声音。 他急弹好听,慢弹也妙,既适合在远处聆听,也适合在近处细赏。 左手压低弦音,右手高高扬起,轻易就能变换曲调,仿佛这技艺是上天赐予的一般。 那大弦发出的声音就像秋天的大雁,排着队连绵不断地飞过陇关。 小弦的声音好似春天的燕子,叽叽喳喳地与人低语。 他手指动作敏捷,手腕灵活柔软,双手在弦上来来去去,快得如同风卷残云。 乐声清脆泠泠、鸣响索索,就像珍珠坠落、美玉破碎在空中散落。 美女们争着透过玳瑁帘子偷看他演奏,皇帝也卷起真珠帘子倾听。 大弦长,小弦短,小弦音调急促,大弦音调舒缓。 刚开始弹奏时,乐声锵锵,好似鸳鸯在水面上发出新奇的叫声;深入弹奏后,又如同太清仙境中的仙鹤在秘馆中遨游。 这位李供奉,容貌气质不凡,身材稍稍有六尺一寸。 他在外面从不轻易教别人弹奏箜篌,宫廷里的乐声也不让外传。 他的手指像剥了皮的葱一样白嫩,手腕如同削过的美玉般光洁,弹奏的技艺丰富多彩,就像菜肴加了盐和酱,五味俱全。 他弹奏的曲调世间都叫不出名字,弹尽了天下那些奇崛的曲子。 无论是胡曲还是汉曲,他都能弹得美妙动听,仿佛把曲子的精髓和内涵都弹奏出来了。 乐声常常好似从空中传入屋内,又匆匆随风飘散在春草之上。 草儿只感觉到风的吹拂,风来了草就随风挺立。 草儿不知道风什么时候来,风也不知道乐声的缓急变化。 点燃玉烛,点亮银灯,灯光照着他的手,实在让人觉得可气。 灯光只照着他在箜篌弦上舞动的手,却照不出他在箜篌声里蕴含的高超才能。 他骑马奔驰在凤阙之间,前往鸾殿朝拜天子,天子一天要召见他一回。 王侯将相们都立马迎接他,他弹奏的美妙声音一天一个变化。 他的技艺实在值得看重,人们不惜花费千金来听他弹奏一曲。 用银器和胡瓶装着东西让马驮着去赏赐他,用瑞锦和轻罗装满车子送给他。 这个地方的箜篌好手可不止来自一个地区,而是来自国家的东西南北各个角落。 这李供奉的技艺,除非是从天上下来的仙人所拥有,要是在人间,实在是太难得了。
关于作者
唐代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纳兰青云